第一次看见它时,是5月11日,它独自站在开满黄色小花的野草白屈菜之中,弯着腰,
身上(主干)爆皮,花不多,小小的。游人都到隔壁院子里看牡丹和月季去了,几乎没人
注意到它。但它身上的标牌引起了老太的关注,把它拍了下来。
蝟实的标牌,可见它的老干浅灰色,呈片状脱落(老太俗称爆皮了)。
后来,老太又在另一处看见了它的伙伴。它就是蝟实,忍冬科蝟实属多分枝直立灌木。
蝟实从地面开始分枝,幼茎红褐色,老干浅灰色,呈片状脱落;叶子长卵形,叶尖端
呈渐尖,细长形,叶基部钝圆形。由多数花组成伞房花序;花色淡红至紫红(我没有见到
紫红色的),花瓣五片合成钟状形的花冠,花瓣内有黄色斑纹。
蝟实的叶子长卵形,叶尖端呈渐尖,细长形,叶基部钝圆形。
入夏了,标本园里,树木开花的已经寥寥无几了。李老太去看过回来说:就只有一种
花,还很漂亮。于是,又勾起了老太的好奇心。
5月19日,老太第七次进入标本园,依然按自己通常的路线行走。绕过水池,在鲜有
游人涉足的草木繁茂处,那棵弯腰的蝟实晃了我的眼!老太不由自主地惊呼了一声:好美
哦!整棵树缀满了花朵,是那么热烈奔放,而橘黄色的花心斑纹又是那么娇艳。真可谓
百花凋谢独自煊!
伞房花序,花色淡红,花瓣五片合成钟状形的花冠,花瓣内有橘黄色的斑纹。
幼茎红褐色。
回家后在网上查询得知,蝟实实实地不简单,它是中国的特有物种,是国家稀有
三级保护植物和陕西省第一批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;它是德国植物学家Richard Kolkwitz
于1901年发现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忍冬科单种属植物(Kolkwitzia amabilis Graebn),
现在欧洲各地栽培的蝟实都源于中国。
但有人质疑,不应该叫做“蝟实”,而应称作“猬实”,因为它的种子是外面长着很多刚毛
状刺的干果(植物学上叫做“瘦果”),像一个个小刺猬,故叫猬实更准确。老太觉得有道理,
但仍按标本园标牌称呼它为“蝟实”。
蝟实之所以不简单,更是由于它重要的研究价值。蝟实是“华北植物区系古老的残遗
成分,也是忍冬科残遗属种,与忍冬科其他物种的差异较大。它起源于古北大陆南部,
远在第三纪以前即已形成和发展,成为分类上孤立、形态上特殊的种类,对研究植物区
系及发展变化,以及地史变迁、古气候的变化都有重要的意义。”(摘录网络资料)
繁花似锦的蝟实,等秋天我再来看你那“像小刺猬”般的瘦果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