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量少,不全面,不足以作为专题介绍之用,就算是随拍杂记吧。
纽约的地铁非常古老,进出口很不起眼,许多站台破旧不堪,鸽子
乱飞,轨道上甚至有老鼠爬行;通道里卖艺的人很多,也很噪杂。有些
站换乘时要走很远的路,需不断看路标。这些脏乱差,让初来乍到的人
认为,纽约的地铁很差!但任何一个坐过纽约地铁的人都会说,纽约的
地铁太方便快捷了,四通八达,把纽约的五个区中的四个——曼哈顿、
布朗克斯、布鲁克林(布碌侖)以及皇后区紧密相连(另一个区史丹顿岛
有免费渡轮)。纽约的地铁和巴士是同一个公司营运,所以,在二个小
时内换乘地铁和巴士只花费一次钱(目前是2.5美元,老人半价),就
可以去很远的地方,非常便宜。地铁24小时营运,非常适合工薪族、
游人和夜归人,许多有车族也愿意坐地铁上下班。
初到纽约时,不会说英语,有点怕独自出门坐车;但硬着头皮走
出去了,也没有什么太难的。
每次到纽约探亲,我都会先办地铁卡,尤其是到了法定年龄,办了
老年卡,先存进去一些钱,每次只需划一下卡即可,便宜又方便。但一
次不要存得太多,回国时,卡上的钱没用完是不会退的。
法拉盛缅街7号地铁的售票厅里,既可以人工售票和给地铁卡充值,
也可以在自动售票机上给卡充值。这里的自动售票机,有中文程序,
方便不会英文的华人。
其实不会说英语,坐车也不用担心,只要到售票处索要一张地铁线
路图,按图而行就可以了。每个车站里,也有地图可看。
从华人聚集的皇后区到曼哈顿,有几趟线路,有快车也有慢车;
快车有些站是不停靠的,要注意。但从法拉盛到曼哈顿,只有一趟7号车,
来往于缅街和时代广场之间。我们到曼哈顿就坐这趟车,非常简便,不
容易坐错。
这是纽约曼哈顿的中央车站售票大厅。
中央车站是纽约陆地运输的中心,建成于1913年。
中央车站是纽约十大历史性建筑之一,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古典风格。
售票大厅宽阔高大,蔚蓝色的拱形天穹里群星闪烁。
中央车站售票大厅问讯处的金钟耀眼夺目。
地铁上的广播会报站名,听不懂也没有关系,有不少线路的车厢里
有显示屏,显示即将到达的站名。我们往往是拿着地图,预先记住前一
站的站名,等显示出这个站名,就提前做好下车的准备,就不会临时慌
乱了。
即使坐错了车也没有关系,反过来重坐;只要不出地铁口,是不会
再花钱的。纽约的地铁每班车的间隔时间很短,不必等太长时间。
记得我们第一次坐地铁,是儿子和侄孙女带我们去逛布朗克斯植物园。
来车了,侄孙女拼命地跑,想上头一节车厢拍照。儿子和我们老两口也
只有跟着跑。车开了,侄孙女和儿子上了车,老两口腿脚慢,被扔在站
台上。不过,不到十分钟,儿子和侄孙女就从对面站台下车返回来接我
们了。
又有一次,我和老伴去曼哈顿上城的黑人区溜达,回来时找不到地
铁口了。老太经常进出的地铁口,都是在街边的一个小小的、像进地下
室那样的通道,可是在应该出现的街口。怎么也找不到。无奈,老太还
是向人打听。只需说出“subway”这个单词,人家就明白了,把我们带
到高空中的地铁站。原来,有不少地铁路段是在高架桥上,自然不会有
地下的地铁口了。
不过,不要以为凡是写着“subway”的就是地铁站。在纽约,经常
会看到一些小房子的门脸上写着这个单词,可它们不是地铁站,而是快
餐店的招牌,卖汉堡,就像麦当劳的招牌一样。虽然我没有光顾过,但
听说,商家寓意自己卖的汉堡是像地铁那样又长又大。这种汉堡,大肚
汉是否非常喜欢呀?
但纽约的地铁也有一个十分尴尬的问题,就是地铁站里没有厕所。
像我们这些年纪大的老人,如果要从法拉盛到布鲁克林,坐车的时间会
很长,就必须事先考虑到这一点。实在不行,只得出站方便后再进去,
就要多花一次车钱了。
那天坐7号地铁从曼哈顿回法拉盛,遇到一件新鲜事,说来大家听听。
我们坐的那辆车与往常不一样,除了车厢外表是鲜艳的红色外,车
厢里的扶手也不一样;而且车厢里还有一个穿红色带条纹图案马甲的工
作人员(平时在车厢里是看不见任何工作人员的)。他耐心地回答乘客
的提问,可惜我们听不懂。不少乘客用手机拍照这个列车。我们很懵,
不知怎么回事。晚上,从家里窗户看见远处有烟花燃放,这在平时是看
不见的。第二天,我们才知道,烟花是可乐那公园燃放的,庆祝世界博
物馆日(每年的5月18日),并且,公园里白天有老式车辆展览。
莫非我们白天乘坐的地铁车也是有故事的老式车辆?它的故事是什
么,老太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。如果哪位朋友知道,敬请相告!
2014年5月18日时代广场开往缅街的7号地铁车,与往常不一样。
评论